城市专区在哪里下载煤炭资源型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城市猎人最色是哪集
摘 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城市韧性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成为亟待探讨的新课题
摘 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城市韧性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成为亟待探讨的新课题。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城市韧性研究的559篇文献和中国知网中有关城市韧性研究的313篇文献为样本,借助VOSviewer、UCINET等多种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城市韧性研究的全球论文发表数量、论文样本国分布、论文跨国合作关系、已有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和研究前沿热点等课题。
结果显示:①全球城市韧性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与被引频次整体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②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跨国论文合作模式;③国际研究形成了包含“经济韧性、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4个子系统的城市韧性研究前沿热点;④国内研究聚焦于城市韧性前因条件、城市韧性综合评价、城市韧性情境研究三大热点。最后探讨了城市韧性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资源型城市韧性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及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如何提升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使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根据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城市外围的山体、森林、水系等是一类能够约束城市扩张的特殊基础设施,当城市建成区规模超过能够提供自然服务的自然保护地系统、林业系统、绿地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时,城市的灾害应对能力便相应减弱。20世纪以来,城市作为最复杂的社会系统,越来越多地受到外界干扰,这对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产生了巨大威胁与挑战。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须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2022年,《“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全面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并将其列为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综上,提升城市韧性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健全的监管机制以及不成熟的技术手段导致资源型城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全国资源型城市,可开采的资源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承受能力骤然下降。城市韧性能够提升资源型城市的自我修复与抗压能力。研究并推广这一能力,有利于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提升资源型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使资源型城市更加灵活地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或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资源型城市如何提高韧性发展水平以应对干扰与冲击,成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议题。
提升城市韧性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因而“城市韧性”成为近年来各国学界普遍关注的前沿热点议题,各类研究成果的数量更是急剧攀升。尽管如此,既有文献体系仍存在两大研究局限:
一是由于城市韧性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国内外学界针对这一科学议题的内涵与外延仍缺乏统一共识,尚未构建出相对固定的研究范式,未来研究趋势的不确定性较大;
二是各国发展模式不同、科研能力不同,其对城市韧性核心议题的研究既存在共性又有情境性,如何平衡好议题的科学性与本土实践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拟以城市韧性研究的中外比较为主线,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归纳研究前沿,为未来资源型城市韧性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韧性(Resilience)最初为物理学概念,是指物体受到外界挤压时回弹与快速恢复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Holling将其引入生态学领域,后有“弹性”“韧性”等多种解释。与经济学中的“弹性”相区分,Resilience若被译为“韧性”,则更加强调危机发生时,系统为保持主要功能的正常运行而表现出的风险预测能力及增强自身利用可用资源和机会以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即强调系统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这更能体现管理学的学科语境,更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自“韧性”提出以来,“如何应对各种城市危机和挑战”“如何消除城市的不利干扰”“如何适应新环境”“城市遭遇风险或冲击后经济如何复苏”等城市发展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城市韧性”的概念逐步被提了出来。城市韧性重塑了韧性的空间属性,将韧性的研究扩展到区域层面。城市韧性的定义最先由“韧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提出。韧性联盟认为,城市韧性是指城市消化和吸收外部干扰并能保持城市和城市系统原有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城市韧性关注代谢流(Metabolic Flows)、社会动态(Social Dynamics)、治理网络(Governance Networks)、城市设施环境(Built Environment)等4个关键领域(见图1)。其中,代谢流发挥提高人类福祉和生活质量、维持城市功能的作用;社会动态关注居民、消费者、人力资本的动态及社会不公平现象;治理网络主要涉及城市适应、重组以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城市设施环境定义了城市结构的空间关系。以上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4个层面衡量复杂的城市韧性。
资源型城市韧性可理解为资源型城市通过自身经济、社会、生态和基础设施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作用而产生的对环境变化和风险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因此,本文借鉴已有城市韧性的概念内涵提出,资源型城市韧性是指资源型城市在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干扰时所展现出的城市系统当前和未来时期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恢复能力。资源型城市韧性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和基础设施4个维度,是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见图1)。其中,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多样性、就业水平以及风险发生时经济系统的运行能力;资源型城市社会韧性主要反映不同社会群体对风险因素的响应能力及其韧性差异;资源型城市生态韧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重新组织为新结构前能够化解变化的程度;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对风险扰动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如交通、供水、供电、医疗等设施和生命线 研究设计
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能够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根据文献检索结果,绘制出2007—2022年城市韧性研究领域年度发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图(见图2)。
由图2可知,从年度发文数量来看,自2007年第一篇关于城市韧性的研究文献发表后,发文量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2015年开始大幅增长城市猎人最色是哪集,2021年达125篇,说明城市韧性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且越来越受到重视。韧性的概念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被提出,但其线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发生。Milman和Short(2008)首次将韧性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中,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和实践界从提升城市韧性视角开展关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2014年,Cavallaro等通过构建交互的“社会—物理”复杂网络模型,从生态—社会—基础设施等方面评估城市韧性,为开展城市韧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从年度被引频次来看,城市韧性研究文献的年度被引频次从2014年开始迅速增长,2021年达到3 505次,说明该研究领域在学术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影响力逐年提升。截至2021年,引用次数最高的一篇文献是Meerow等于2016年发表在期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上的文章,总被引频次达696次。该文章通过回顾已有城市韧性的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的方式,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可持续等系统平衡视角重新定义了城市韧性的概念内涵,并试图引发学者对不同情境韧性边界的延伸与理解,拓展了城市韧性理论的适用性。
从城市韧性研究的样本国来看,如图3所示,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USA(美国)、China(中国)、UK(英国)、Germany(德国)、Netherlands(荷兰)、Australia(澳大利亚)、Italy(意大利)、Canada(加拿大)、Sweden(瑞典)和Japan(日本),这反映出城市韧性这一议题的全球普遍性。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对城市韧性的研究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见,发达国家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政策机制为城市韧性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对于城市韧性的研究也极为丰富全国资源型城市,发文量达125篇,位居第二。发展中国家对城市韧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相继开展了研究,而且研究已经从发达国家向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扩散,城市韧性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
目前,国与国之间的跨区域研究较为广泛。图4是城市韧性研究文献发表的国家关系图,可以看出,城市韧性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国内研究范式,国与国之间开展了交叉研究、比较研究。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意大利和英国等国的机构或学者均有合作,共同参与城市韧性的研究。跨国合作研究促进了城市韧性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研究范式的形成。
本研究运用VOSviewer软件进一步得到城市韧性研究的共被引期刊图谱(见图5)。图5中圆环大小与该期刊共被引频次成正比,频次的高低则代表该期刊被学者们认同的程度。此外,结合软件分析结果,本文将图谱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整理,得出城市韧性研究共被引频次TOP10期刊表(见表1)。结果显示,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是城市韧性研究领域引用频次最高的期刊,共被引频次为1 445,影响因子为6.142。其次,Sustainability、Ecology and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的共被引频次分别为768、567、434和354,这4本期刊均是城市发展领域国际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分别为3.251、4.403、4.320和5.581,这也体现出城市韧性研究在城市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主旨的精炼概括,能够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运用VOSviewer软件统计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并通过可视化聚类图谱(见图6)对城市韧性研究的前沿热点做具体分析,图6中节点大小与关键词共现频次成正比。根据关键词聚类图谱可知,Resilience(韧性)、Urban Resilience(城市韧性)、Vulnerability(脆弱性)、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Adaptation(适应性)、Risk(风险)全国资源型城市、Systems(系统)、Governance(治理)、Ecosystem Services(生态系统服务)、Challenges(挑战)、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绿色基础设施)等是城市韧性研究领域学者使用最多的关键词,频次均在20次以上。
城市韧性研究最受关注的仍是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Economic Resilience(经济韧性)、Benefits(利益)、Risk Assessment(风险评估)、Poverty(贫困)、Adaptation(适应性)、Disaster Risk Reduction(灾难风险降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Resilience Assessment(韧性评估)、Energy(能源)、Food Security(粮食安全)、Resources(资源)、Urban Development(城市发展)、Urban Sustainability(城市可持续发展)、Stability(稳定性)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影响下,能源资源短缺、贫困城市猎人最色是哪集、粮食安全等问题频频发生,给城市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造成了系统性冲击。而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对于维持经济健康、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经济韧性是经济体应对和适应所面临灾害时的内在能力,是个体和社区在外部影响或后果发生期间采取适当策略(行为)以应对负面影响或避免潜在损失的能力,是经济遭受冲击后重新回归新的稳定增长路径的能力。区域经济韧性是一种抵御力,即区域经济系统吸收外界冲击扰动并保存其配置与功能的能力;是一种恢复力,即区域经济在维持内部结构和功能不变的条件下,恢复到均衡稳定态势的能力;是一种组织力,即区域经济为应对外来扰动而重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是一种更新力,即区域经济在创新驱动下,为构建新的发展模式进而完全变更原有结构的能力。此外,区域经济韧性变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区域经济面对冲击扰动以及在自身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区域经济结构和功能的演变,这些变化反过来会影响区域经济系统面对下一次冲击扰动时的抵御力和恢复力。综上,经济韧性的概念内涵可以概括为结构稳定、创新、发展、打破平衡和重组(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敏感度、自组织能力、适应能力等。
经济韧性强调系统在受到冲击或面临危机时可能做出的不同反应,有以下4种情况: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及时做出响应,虽然无法回到原来的发展路径,但仍能进入低于原来水平的稳定状态,如图7(a)所示;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及时做出响应,回到原有的发展路径上,如图7(b)所示;系统在受到冲击后,即使做出响应,仍然走向衰退之路,如图7(c)所示;系统在受到冲击后,通过一系列重组,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向更优的发展路径演进,如图7(d)所示。
外部冲击爆发后,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地方或区域经济通常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和发展轨迹,因此,图7(b)的发展模式并不常见。图7(c)煤炭资源型城市、图7(d)是在受到外部冲击后,区域经济最常见的发展模式。其中,图7(c)表示区域受到外部冲击后,经济未能适应新的变化并逐渐走向衰退;图7(d)表示区域受到外部冲击后,能够快速适应并及时调整,从而使区域经济恢复并超越原有的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经济结构多样化能够有效防止单一产业结构造成的区域经济脆弱性等问题,同时降低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复苏;经济类型多样化可以向不同方向分散或转移外部风险和冲击,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融入技术创新、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措施,实施经济转型升级,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经济韧性。Simmie和Martin(2010)从复杂适应科学出发,从生命循环周期角度将区域经济韧性发展分为重组、开发、保护和释放4个阶段。一方面,区域经济会经历涌现(重组阶段)——发展(开发阶段)——稳定(保护阶段)的报酬递增型经济增长过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也会经历僵化(保护阶段)——衰退(释放阶段)——重构(重组阶段)的衰退或转型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这使得城市生态韧性的研究价值得以体现。Ecological Resilience(生态韧性)全国资源型城市、Evolution(进化)、Climate Adaptation(气候适应)、Climate Resilience(气候韧性)、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Ecosystem Services(生态系统服务)、Environment(环境)、Landscape(景观)、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Urban Agriculture(城市农业)、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由自然规律引发的自然灾害或由人类粗放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生态失衡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导致其正遭受扰动和冲击。而城市发展根植于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韧性的提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集中体现。
生态韧性由“规模”“密度”“形态”3个子系统构成。其中,规模韧性表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与其建设规模的相对关系;密度韧性指代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资源消费的支撑能力;形态韧性则反映城市生态空间布局的科学性。Gunderson(2002)构建了一个广义模型、一个自适应循环模型和一个自适应多尺度嵌套循环模型,用于研究生态系统演化的动态机制。生态韧性被视为系统的缓冲能力,即确保影响(干扰)吸收、功能受干扰不变、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及其平衡的能力。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质量衰退等问题,自然生态系统已无法通过自我恢复来应对各种挑战。
因此,对生态恢复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生态韧性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单一平衡态观点,也称静态平衡中心观点。持该观点的学者将生态系统视为具有稳定性和绝对韧性的系统,生态系统的韧性被理解为系统吸收干扰并保持原有功能不发生变化的能力。该观点适用于线性、守恒的生态系统,当消除人为破坏或干扰后,自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修复重新回到平衡状态。第二类是多稳态或多吸收域的系统观点。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具有生命的且不断发生变化的系统,因而生态韧性是一种持续更新、重组和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能力。
生态韧性是衡量城市韧性的重要依据,两者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共同体。一方面,城市发展中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等均对生态韧性产生影响。人口密度的增加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将导致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力度加大,进而损害城市生态韧性。经济发展对生态韧性的影响具有双重属性:工业等非农生产活动的扩张将加速资源总量的消耗,使生态韧性受损;但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将带来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投入的增加,通过技术创新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或推广清洁技术的应用,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从而减缓生态韧性的破坏。城镇化现象引发了空间扩张效应,导致建筑用地的增加和生态空间的缩减,生态韧性受到了破坏。另一方面,生态韧性也在制约城市韧性的强度。受气象灾害、环境恶化等影响的生态韧性可以约束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生态承载力上限等生态问题可以约束人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强度。
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具有社会连带和抗冲击性的社会韧性发挥着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作用,即社会韧性是支持经济稳定发展并帮助其渡过转型困境的一种社会定力。Social Resilience(社会韧性)、Regional Resilience(区域韧性)、Communities(社区)、Community Resilience(社区韧性)、Social Vulnerability(社会脆弱性)、Social-Ecological Systems(社会生态系统)、Urban Services(城市服务)、Governance(治理)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人类具有社会性、相依性和共生性。人们一旦在社区中生活,必然会发展出特定的、基于某种社会关系的连接性。在一定的阈限中,这种连接性就是社会韧性,而社会韧性对经济的结构性变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0世纪末,“韧性”的概念被应用于社会学领域。Adger于2000年最早提出了关于“社会韧性”的概念。他认为,社会韧性是群体或社区应对社会、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和干扰的能力。社会韧性与生态韧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特别是对依靠生态和环境资源维持生计的社会群体或社区而言,该联系更为明显。在社会学中,社会韧性具有社会连带的性质。这是因为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这种社会结构可以容纳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各部分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相互关联、共生竞合的复杂关系。社会韧性还具有社会调适的功能,即当一个社会群体遭受破坏性冲击时,该群体会自发形成合作共生力量,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形成抵御冲击的发展机制以最大限度地保存群体。社会韧性有强度之分,与其相对的是社会脆弱性。社会韧性小、社会连带性弱、社会群体抗风险性低,则表现为社会的脆弱性。因此,社会韧性可以被理解为社会的结构性、参与者的连接性,是社会结构在遭遇冲击或破坏时不会衰退或瓦解,而是及时调整策略,继续维持系统结构的力量或特征。
不同于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具有自主抵御风险和预测风险的能力。在遭遇冲击后,社会韧性强的群体能够及时调整、及时应对,并从冲击或突发事件中恢复过来。社会群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使社会群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预警机制,以预测并防范下一次的冲击。公共部门作为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需要具备更强的韧性。当下,公共福利、社会安全越来越依赖公共部门的反应能力。随着风险与冲击愈发复杂和难以预测,公共部门应当有效利用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提升自身抵御力以及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生产力。
城市基础设施韧性是指城市基础设施对风险扰动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如交通、供水、供电、医疗等设施和生命线的保障能力。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Disaster Resilience(抗灾能力)、Earthquake(地震)、Flood(洪水)、Reconstruction(重建)、Urban Floods(城市洪水)、Flood Resilience(抗洪能力)、Drainage Systems(排水系统)、Buildings(建筑)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表明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城市供电、城市医疗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提升城市韧性的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属于城市的人工环境,是保障城市环境系统韧性的关键因素,就像身体的“经脉骨架”一样,对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伴随着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失衡等各种城市问题,城市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一直是城市安全的研究热点,目前基础设施主要指防灾减灾、交通、通信、电力、食品供应等保障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的设施,相关研究侧重于分析城市韧性与基础设施的物理特性、布局模式及设施网络的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旨在优化城市关键功能、结构、性能,以降低风险、压力、系统故障等对城市的损坏范围、强度和频率,从而提升城市韧性能力。
为了探究国内城市韧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前沿热点,本文对城市韧性相关的文献进行共词分析。在中国知网中检索篇名含“城市韧性”且分类科目为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的文献,并确定来源类别为CSSCI和CSCD,共检索到有效文献313篇;将313篇文献以EndNote形式导出,生成文本文件;利用SATI软件进行共词分析。其中,313篇有效文献中词频数量大于3的关键词如表3所示,使用UCINET软件生成关键词词频矩阵表(见表4)城市专区在哪里下载,并绘制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见图8)。
“突发事件”“风险”“压力”“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地震”“气候变化”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了韧性研究的必要性。正是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区域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才引发我国对于城市韧性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等的破坏性冲击,并迅速调整发展模式,成为韧性研究的重点城市专区在哪里下载。“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多样化”“城市群”“韧性治理”“多样化”“专业化”“组织学习”“动态能力”等关键词的出现,证明在我国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分工专门化、提升企业组织学习能力、提升企业动态适应能力等均是提高区域韧性的重要途径。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可以将突如其来的冲击分散到各个部门,企业也可以通过学习能力、动态适应能力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以应对风险和冲击。
例如,徐圆和邓胡艳(2020)探讨了产业结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指出产业结构多样化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帮助城市在恢复期做出适应性结构调整。叶堂林等(2021)认为,社会资本能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形成较为稳定的生产关系网络,进而增强整个城市群的经济韧性。谭俊涛等(2020)提出,区位条件、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GDP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朱金鹤等(2020)认为,市场、技术、开放性因素及金融规模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也具有正向影响。
“韧性综合评估”“耦合协调度模型”“韧性评价”“时空分异”“基尼系数”“测量方法”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有关韧性研究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韧性研究可以通过建立韧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区域韧性的时空分异、衡量韧性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等方式进行。“区域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中国经济”“生态韧性”“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词的出现,证明我国对于城市韧性的研究范围从经济层面扩展到了生态层面。气候持续变暖、资源日益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等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逐步加剧,自然生态系统已经无法依赖自身的修复力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因而如何通过人为因素提升生态韧性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城市社会韧性”“社会资本”“组织认同”“创业绩效”等关键词的出现,证明韧性研究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群体或组织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能够从突发的冲击中吸取经验或教训,形成冲击预警机制,以便有效应对下次冲击,因而社会韧性的研究也至关重要。大多数学者构建的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完全涵盖“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4个维度。
例如,张明斗和冯晓青(2018)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中国30个省(区市)地级以上城市的韧性度进行了综合测算。王光辉和王雅琦(2021)以我国284个城市为例,构建了城市综合风险评价和韧性城市分析模型,并开展了中国城市韧性的可视化分析。白立敏等(2019)从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4个系统构建了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韧性进行了定量评估,并揭示其时空分异特征。冯苑等(2020)以中国11个城市群的15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测度了2008—2010年抵抗期和2010—2017年恢复期的城市群经济韧性。陈晓红等(2020)以2010—2018年哈长城市群的1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生态—经济—社会—工程”的评估框架构建了城市韧性评价体系。朱金鹤和孙红雪(2020)运用熵值法、ESDA等方法剖析了三大城市群内55个城市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了影响因素。
“区域韧性”“乡村韧性”“城市韧性”“城镇化”“城市网络”“智慧城市”“城市社会韧性”“长江中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我国韧性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的情境层面。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导致一定区域或大范围区域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城市猎人最色是哪集,因而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韧性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然而,目前针对资源型城市韧性的研究并不多,学者重点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探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例如,Li等(2017)采用DID差异分析的方法,从产业类型、城市发展阶段、区域分布等方面评价并分析了2013—2020年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Tan等(2020)以中国资源型城市为例,探讨了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Liu等(2020)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运用熵权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计算出山西省10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度、协调度和转型可持续系数,设计出一个能够全面反映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协调的评价体系。Ruan等(2019)认为,资源型城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和原材料,因而探究资源型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复杂性更为关键,基于此,分析得出了中国在政策制定、执行和应对方面对资源型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结论。Yan等(2019)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价格、政府干预和开放程度等对能源效率具有多重影响,并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Jing等(2020)通过引入复杂网络方法,动态系统地分析了1989—2016年中国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改善3个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①就城市韧性的影响因素而言,大多数学者只关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对城市经济韧性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关于社会、生态和基础设施韧性的提升机制研究甚少;虽然有学者从生态系统层面关注城市韧性,且有研究关注到了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样性与城市经济韧性的关系,但鲜有研究从整体视角和动态视角探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对城市韧性水平提升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国际国内所发表的与城市韧性相关文献的定量分析,本研究科学地界定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内涵,并重点分析了城市韧性的研究概况与研究前沿热点。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城市韧性研究虽然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但理论尚不成熟,这给学术界继续深入探索这一课题带来了机遇,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在“双碳”目标引领、生态文明理念日益得到社会群体或社区的关注以及以往研究更多关注城市经济韧性的背景下,应更加注重生态韧性、社会韧性和基础设施韧性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构建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基础设施”4个维度的城市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地对城市韧性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动态模拟。未来研究应突破单一因素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研究,从整体视角、系统视角和动态视角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对提升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的组合路径。
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而未来应针对我国特定的城市情况开展研究。例如,针对资源型城市这类特殊的城市群体,研究并推广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的提升机制,有助于提升资源型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使资源型城市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或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更好地发挥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保障基地的重要作用。这既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姚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与创新创业管理;李华晶,博士,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与创新创业管理;周佳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绿色发展与创新创业管理。本文节选自《创新科技》杂志2022年第5期《“双碳”目标下资源型城市韧性研究动态与展望》一文。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